做一个“有温度”的乡村教师

1993年9月,我从湖南省道县师范毕业以后,就来到了到了我的家乡——新田县县城东边20公里远的知市坪学校任教。后来又辗转到了更加偏远的金陵中心校工作,转眼二十九年过去了。这些年来,在教育生涯中所发生的事,星星点点,桩桩件件,令人难以忘怀。

2005年下期,我正在新田偏远的知市坪中心校任教,当时有一所村校——龙溪学校,由于离集市远,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学区先后分配了两个老师去,没干上一个星期都撂挑子走人了。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请求到这所学校任教,一干就是三年。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就早早起床,往返十几趟从几里路远的地方挑来井水,给孩子们蒸好饭,然后敲响铃声,开始了一天忙碌而紧张的工作。我既要负责学校的日常工作,又要当两个班的班主任,而且还要教一个复式班。我就像一个陀螺,工作连轴转,晚上还要进行家访、备课、批改学生作业,常常要忙到深夜才能上床睡觉。前不久,我以前在龙溪学校教过的学生,提着水果来学校看我,他紧紧握着我的手说:“当年我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常在田里干农活,自己常常饱一顿,饿一顿。每次饿了,您都会给我弄油炒饭吃,那香味,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在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件“秘密武器”——理发工具。你也许会感到好奇,但家长和学生对它却并不会感到陌生。由于学校离圩场远,学生理发极不方便。于是,我就买来手推剪、梳子、电吹风,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为学生理发。尽管没有专业的水平,但学生都十分配合,家长也很支持。还有人把这件事写成新闻,发表在报刊上。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0年上期,一场突如其来的急性阑尾炎差点要了我的命。病情刚发作的时候,我正在给学生上课,豆大的汗珠爬满额角,感觉腹部疼痛难忍,我坚持把课上完,找赤脚医生拿了一点药。第二天硬撑着站在讲台上,病情越来越重,腹部的疼痛像潮水一般涌来,一浪高过一浪,我几乎就要昏厥。一位同事见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几十分钟后,被紧急送到了新田县人民医院,第二天便进行了微创手术。因为牵挂学生,经过两天的康复治疗,伤口还没痊愈,我不顾医生和家人的苦苦劝住,强烈要求出院,回到工作岗位。回到学校以后,学校领导也跟我做思想工作,希望我好好休息几天在上班,但是我强忍住伤口的疼痛,撑着拐棍走进了课堂,走近我的学生。听到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看到学生们一双双清澈的眼神,我的心里充满了欣慰和喜悦。

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新田县一所更偏远的山区学校——金陵中心校严重缺教师,我毅然向教育局递交了申请,2015年9月我如愿以偿到了金陵中心校任教。我主动要求教六年级语文,当毕业班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再加上毕业班学生正处于青春萌动期,这就需要比其他年级的班主任付出更多的汗水和精力。

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我知道要想带好一个班,必须转变好潜能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而教育学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平时的工作中,我特别主动观察学生,既充分肯定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潜能,又及时发现他们的错误,坦诚地和学生交流。通过耐心的教育和鼓励,大多数潜能生很快步入“先进”行列。

2016年下期,我班有个学生,她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性格开朗活泼,乐于助人,深受老师和同学喜爱。但由于父母离异的缘故,一段时间她开始变得越来越沉默,动不动就发脾气,常常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同学吵架,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我发现苗头不对,了解情况后,我发现她特别喜欢唱歌,就推选她为音乐委员,在加之我也是个音乐爱好者,平时有意无意跟他聊聊音乐,并鼓励她参加学校六一文艺汇演和教育局组织举办的”三独”比赛。慢慢的有了可喜的变化,看到她终于走出了“低谷期”,我心里感到特别欣慰。

2017年下期我班转来了一个新同学,当时,他衣着褴褛,看上去像个“小叫化子”。原来他的家庭非常特别,他的父亲精神错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无缘无故打人,母亲无法忍受离家出走,倒还家境十分贫寒。我除了在生活上给予关心,还给他买来辅导书、书包等学习用品,并主动联系新田驻东莞流动党支部,为他争取到每年一对一资助帮扶资金2500元,一直到他大学毕业,为他上学没有后顾之忧。

2020年上期,发生在我班学生身上的那件事,我仍记忆犹新。这位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纪律观念淡薄,性格孤僻,不愿与人打交道,不来上课也不请假。有一天,她又没来上课,家里电话也打不通,我一整天心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生怕出什么事。我只好利用晚上的时间,踩着泥泞的山路,冒着大雨上门家访。当我步行十余公里,全身湿淋淋站走进她家门口时,家长既意外又感动,紧紧握住我的手一个劲地说:“谢谢老师,我的孩子让你费心了!”

二十九年来,我身边的同事或高升,或进城,或改行……换了一批又批,但是我始终初心不改,一直坚守在偏远农村学校。

这些年,我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2016、2017年连续两年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2019年度获县先进,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获得新田县“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

曾经有人人问我,“是什么支撑你扎根乡村教育的?”我想:“大山的娃更需要我,我也舍不得离开这里的孩子。如果乡村学校需要我,我会一直走下去,直到退休那一天……”

(作者简介:谢亚正,男,1993年7月毕业于湖南省道县师范学校,联系电话:18932499257,现在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金陵中心小学工作,语文高级教师, 2019年度被评为新田县优秀教师,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获得新田县“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


文章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