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声动心弦(读书会302期)

2025年9月13日,经典传承读书会第302期如期举行。本期活动继续推出“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系列第七讲:“声动心弦——古代音乐娱乐里的艺术与生活”,由井飞老师担任主讲。

井飞老师以温文尔雅的声音,娓娓道来,引领大家走进古人的音乐娱乐世界,感受穿越千年仍熠熠生辉的艺术魅力。井老师从四个板块系统而详尽地解析了古代音乐娱乐的表现形式。

第一章:雅乐与俗乐的礼乐双声道。雅乐为庙堂之音,多用于祭祀、朝会及宴飨等隆重场合;俗乐则源自民间,涵盖民歌、说唱、戏曲等多种形式。雅俗并存,礼乐相济,共同绘就了中国古代音乐丰富多彩的艺术图景。至宋代,俗乐更出现了专业音乐社团,并定期举办比赛,推动了音乐艺术向专业化发展。

第二章:乐器宝库中的八音之美。“八音”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分类法,按制作材料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78年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以其卓越的音质和精美的铭文震撼世界。

第三章:歌舞百戏——丰富多彩的表演艺术。从宫廷乐舞到民间百戏,表演形式异彩纷呈。宫廷舞蹈、民间歌舞、剑器舞、踏歌等属于歌舞类;而杂技、魔术、滑稽戏、杂剧等则归为百戏类。元代杂剧已臻成熟,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等皆为不朽经典。

第四章:棋艺游艺——智力竞技的世界。以围棋、象棋、投壶、马球等为代表,这些项目不仅具有娱乐性,更蕴含深厚哲理。围棋在春秋时期便已流行,讲究“大道至简”;象棋在宋代风靡民间,注重“带兵布阵”;投壶则要求“心手相应”。例如,才女李清照不仅酷爱象棋,更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棋手。

通过本次分享,我们感受到跨越时空的艺术共鸣:从庄严的雅乐到活泼的俗乐,从精美的乐器到多彩的表演,从智慧的棋艺到热闹的游艺——古人的娱乐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精彩。其中,古琴艺术和昆曲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中华传统艺术的深远影响。整场分享仿佛一场穿越千年的心灵对话,令人回味无穷。

最后,读书会在“余音绕梁”成语接龙的热烈氛围中圆满落幕。

喜马拉雅

文章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