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风物(读书会304期)

2025年9月27日,在国庆节即将来临之际,经典传承读书会第304期活动如期举行。本期继续分享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第九讲——”岁时风物: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密码”。

担任本期领读人的吴彤老师,以清脆细腻的声音,为书友们娓娓道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传统节日的丰富习俗与文化内涵。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其历史可追溯至上古时代的岁首祭祀活动。从北方地区的”二十三糖瓜粘”,到江南的”烧头香”,再到家家户户必备的”年夜饭”,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代代相传,为人们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喜庆记忆。

清明节独具特色,它兼具祭扫先人的悲思与踏青游玩的欢乐,完美体现了中国人的中和之道。春秋时期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感人故事,便是清明节的起源。如今,清明节已成为我们缅怀先烈、祭奠祖先的重要传统节日。

端午节蕴含着驱邪避疫的原始信仰和纪念先贤的深厚文化内涵。包粽子的习俗便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他的诗词千古流传,其爱国精神和高尚品格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赛龙舟、挂艾草、饮雄黄酒、吃粽子等传统习俗,不仅丰富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传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秋节承载着月神崇拜和人月两团圆的美好愿望。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充满神秘浪漫色彩,寄托着月圆人团圆的深情寓意。古代诗人留下了无数赞美中秋月圆的佳句,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对团圆的深切思念。月饼也从最初的祭月供品,发展成为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应景食品。全国各地的中秋活动丰富多彩,包括赏月、诗词歌会、钱塘观潮、花卉展览等。

吴老师在分享中还提到,元宵节堪称古代的”情人节”,七夕节是传统的”女儿节”,重阳节则是敬老祈福的重要节日。她强调,传统节日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

时值国庆与中秋双节将至,当中秋邂逅国庆,家与国深情相拥,团圆与昌盛交相辉映。左手揽住亲情,右手握住梦想,愿家国皆安,幸福满盈。

最后,读书会在”生生不息”主题成语接龙的热烈氛围中圆满结束,书友们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夜晚。

喜马拉雅

文章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