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幼儿园和小学中开展诗书歌舞活动的意义和办法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中要求,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根据以上中央精神的要求,我们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经典传承工作委员会,致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古诗词,目前我们推出了<中华诗歌手语经典颂>这一套音像制品教材以现代社会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加以推广。
学习古诗词的意义
一、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国素有“诗国”之称,古诗词以凝炼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动听的旋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词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国家对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要求
我国九年义务语文教学大纲中,就选用了80首古诗词,作为学生必背的教材纳入考试范围,近来国家教委又增加了教材中古诗词的数量,增加到一百多首。
三、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困难
时间:需要背诵没有时间
我国是一个充分注意基础教育的国家,特别强调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学科齐备。在九年的义务教育中,学生要学,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教育,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信息科技,计算机,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课,思维扩展课,生命科学,劳动技术,社会,艺术,团队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加之地方课与学校课程,游学等等,对于推行素质教育来讲,学生的课门增加。
但从另一个方向来讲,国家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小学每周要求上五天课,每天要求上六节课,每年只上35周课。对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来讲,课时减少,但需要背记的东西可非常多,因此时间不够用是显而易见的。
2.枯燥:古代作品距离现实生活时间久远不易理解,死记硬背感觉枯燥。
四,学习古诗词的最佳时间和办法
我们认为学习古诗词的最佳时间是3-10岁的儿童,即在小学以下阶段,大量课门未开始就将古诗词记背过关。
1.画面
诗歌之美重点在于意境。这一点小学语文教师都非常清楚,,90%的老师都认为品味古诗词意境美是教学的重点,然而,又有90%的老师认为诗歌教学中最难领悟的是意境。
创造出可感可信、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通过视频影象,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通过画面立体地感知古诗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使学生感到自己不是旁观者,而是实实在在地用心在体验画面的美,体验诗歌中表达的精彩,使他们深深地陶醉于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和壮观的景象之中,从而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亲身感受到意境美。
2.音乐
给诗词配上现代人喜闻乐见的音乐,渲染诗词所表现的气氛,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感受诗词的不同意境;这种变读为唱,学生学的愉快,唱的尽兴,而且在唱中就很容易记住了作为古诗文的歌词。
3.表演
现在有一些人推崇小学阶段诗词的死记硬背,认为这样做有利于记忆的开发。
我们认为,诗词的积累背诵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在学生乐于学、乐于记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将会扼杀学生学习诗词的积极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古诗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生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往往具有极强的表现欲,把这种表现欲运用于古诗词表演,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4.教材
<中华诗歌手语经典颂>是一套音像制品教材,它起始於台湾,由台湾著名电影导演柳松柏先生谱曲。柳松柏先生导演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在大陆热映而出名,柳松柏先生也是一名音乐家,他将唐诗宋词都以现代乐曲形式谱成曲,编排成舞蹈,在台湾教少年儿童传唱,表演。
我们在柳松柏先生的作品中,选取了当时国家教委要求中小学必背的80首唐诗和弟子规,三字经,配以视频画面,制成音像制品教材。当时被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音像电子出版物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赞助项目。出版后还获得全国优秀出版物奖。
在这套教材整个的视频中,还加入了手语,便于教师根据自己学生年龄特点,利用肢体语言的示范作用,编排舞蹈引导学生做表演。
歌曲能够帮助人记忆。现在很多人唱流行歌曲,他们只要学会唱就能写出歌词来,而学唱的时候,也不再学乐谱,直接听就会唱了,而学会唱以后,歌词就忘不了了。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孩子中播放诗词歌曲的视频片,在零碎休息玩耍时间,播放诗词歌曲,很快孩子们就在不知不觉中都学会了。老师再帮助他们编排舞蹈动作,编排成能够表演的节目,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学习快乐,记得牢固。

